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今(31)日起於駁二Pinway八號倉庫舉辦為期3天的「海廢再生聯盟五週年」系列活動,並於今日上午邀請農業部漁業署、高雄市政府海洋局、屏東縣海洋及漁業事務管理所、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、宜蘭縣海洋之心永續發展協會、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高雄港務分公司及22家海廢再生聯盟等產、官、學界單位參加「海廢再生聯盟五週年年會」,會中除頒發「海廢再生影響力供應鏈獎」表彰執行海廢回收再利用績效卓越的成員外,更讓與會貴賓們搶先觀看「海廢再生聯盟五週年回顧展」,透過展覽瞭解海保署海廢再生聯盟過去5年的執行成果、海洋廢棄物回收再利用流程以及海廢產品端等實際應用。
       海保署表示,海廢再生聯盟自110年成立以來,轉眼間已經走過第一個5年,這段期間累積匯集達71家成員,涵蓋回收業、再利用業、研究機構、金融機構、品牌商、設計商等產業業者,除了持續瞭解聯盟成員間的需求外,亦需要持續找尋外部合作的機會,讓臺灣的海廢產業鏈更加茁壯穩定,因此每年固定辦理交流年會瞭解聯盟成員需求,今年更結合五週年回顧展,搭配今日下午2場課程以及2場次的專題分享,使整體活動更加盛大。
      海保署署長陸曉筠表示,本次回顧展取名為「巨鯨之後」,主要呼應2020年1月在臺東長濱海灘那隻被尼龍繩纏繞頭部、最終擱淺離世的藍鯨,「我們希望在發生這樣的憾事後,除了當下激昂的情緒之外,更可以延續從中獲得的啟發,在日常生活中正視海洋廢棄物帶來的問題和影響,並以實際作為一同參與解決海洋廢棄物的行動」;陸曉筠另外提到,今年度協助聯盟成員執行10項海廢產品碳足跡盤查作業,瞭解使用海廢再生料粒,加上設計及製程的改變,能達到50%-70%的減碳效益,海保署未來也會持續透過提升經濟誘因,將海廢再生聯盟成員的獨特產品推向國際市場。
       陸曉筠說明,本次五週年系列活動的重頭戲-「海廢再生聯盟五週年回顧展」共規劃數個海廢回收再利用主題展區,民眾除了能親自操作分辨漁網材質以及商品製作的海廢原料外,在「海廢商品化成果展示區」可以瞭解目前海廢再生聯盟成員開發的各項產品,並且設有「商品票選QR Code」,民眾可以票選自己最喜愛的海廢產品並提供心目中願意購買的價格;此外,由海保署明星海洋物種們領銜演出的「漁網回收手冊影片動畫」也首度於展區公開播出,此外還有海洋保育ESG等相關成果,絕對能滿足各類型觀展者的需求。
       陸曉筠更特別強調,本次活動適逢萬聖節,現場有精心設計結合萬聖節氛圍的小彩蛋,只有現場觀展的民眾才能親身體驗!此外,明(1)、後(2)兩日共有12場由迦南樂活全人發展協會、台灣山海天使環境保育協會、喵喵窩工作室及幻彩泡默(庚炘手作工作室)舉辦的「海廢手作工作坊」,各場次都有提供現場報名的名額,歡迎民眾攜家帶眷前來體驗海洋廢棄物轉化再生的過程,感受海洋環境教育的趣味與深度